影响自来水厂混凝沉淀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中,混凝沉淀是必不可少的一步,影响混凝剂混凝效果的因素很多,但以水力条件、PH值、碱度、水温和混凝剂投加量最为主要。
1、水力条件
混凝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水力条件,才能提高混凝效果。
(1)对混合的要求
混合要求快速、充分。因为混凝剂水解作用的时间极为短促,混凝剂加入水中后是否能以最快的速度同整个原水充分混合,直接关系到混凝效果的好坏。缓慢、不恰当的混合将导致投药量增加,反应效果不好。一般混合时间要求为10~30s。
(2)对絮凝的要求
1)控制好流速,絮凝池的流速一般要求由大变小,在较大的流速下,使水中的胶体颗粒发生较充分的碰撞吸附;在较小的流速下,使胶体颗粒能结成较大的絮粒。
2)充分的絮凝时间和必要的速度梯度。
所谓速度梯度就是水在絮凝池中流动时,靠近池壁、池底的流速与靠近中心或水面的流速是不同的,在非常靠近的两层水流之间的流速差与距离的比值就叫速度梯度,用G表示。G值越大,颗粒相互碰撞的机会就增多,混凝效果可以好些,但G值过大也不好,因为两层水流间的流速相差过大,势必产生较大的剪力,会破碎絮体,絮体一经破碎要重新结合起来就比较困难。同时,絮凝时间对混凝效果也有很大影响,絮凝时间长则颗粒的碰撞机会就多。所以絮凝效果应决定于GT值,它包含流速和时间两个因素,比较全面。
2、PH
pH对混凝的影响很大。
如硫酸铝加入水体后要形成氢氧化铝才能起混凝作用。但当水的pH<4时,氢氧化铝就溶解成Al3+(铝离子)了,铝离子是不能起吸附架桥作用的,混凝效果就不会好。只有当pH在6.7~7.5时,氢氧化铝的溶解度最小,水中就有条件形成大量的氢氧化铝胶体,混凝效果就好。但当水的pH值再大些,例如pH>8.5时,氢氧化铝又明显溶解成铝酸离子,这时混凝效果又很差了。
其他混凝剂如铁盐也是如此,因此,在水处理中要经常测定pH值,并设法加以控制在最佳处理范围内,对保证混凝效果至关重要。
常用的混凝剂PH值适用范围可参考下表:
混凝剂名称 |
pH适用范围 |
---|---|
硫酸铝 |
6.5~7.5 |
硫酸亚铁 |
8.1~9.0 |
三氯化铁 |
6.0~8.4 |
聚氯化铝 |
5~9 |
3、碱度
碱度是指水中能与强酸相作用的物质含量,在水中主要指重碳酸根(HCO3-) 、碳酸根(CO23-)、氢氧根(OH-)等。
混凝剂投入水中后由于水解作用,氢离子的数量就会增加。如果这时水中有一定的碱度去中和,pH就不会降低。所以在水中缺碱度时必须向水中投加石灰等碱性物质以提高水中PH,以避免影响混凝效果。
4、水温
水温低,化学反应速度慢,影响混凝剂的水解,水中杂质和氢氧化物胶体之间彼此碰撞机会也减少;水温低,水的黏度也大,颗粒下降阻力增加,絮体不易下沉。所以水温对凝效果有明显影响。
提高低温水的混凝效果,常用办法是适当增加混凝剂投加量或投加助凝剂以改善颗粒的碰撞条件、提高素体的重量和强度。
5、其他
混凝剂的品种、投药量、配制浓度、投药方式、原水中有无大量有机物和溶解盐类都会对混凝效果产生影响,因此确保混凝效果的有效办法是加强管理,掌握原水变化情况,正确投加混凝剂,经常观察絮体生成状况以求得最佳的混凝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