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厂净水系统的加氯量如何确定?
《自来水厂净水系统的加氯量如何确定?》全文共1294个字,预计阅读时长5分钟。主要讲述:自来水厂通过一体化净水设备处理后得到清澈的出水,需要经过消毒杀菌处理才能进入用户。自来水厂净水系统加氯一是为了杀灭细菌、氧化有机物等而消耗的氯量这和原水水质好坏有关,另一个是保持管网中有一定的余氯,抑制水中残余细菌的再度繁殖,达到“国标”...
自来水厂通过一体化净水设备处理后得到清澈的出水,需要经过消毒杀菌处理才能进入用户。自来水厂净水系统加氯一是为了杀灭细菌、氧化有机物等而消耗的氯量这和原水水质好坏有关,另一个是保持管网中有一定的余氯,抑制水中残余细菌的再度繁殖,达到“国标”规定的对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余氯要求。
水质是影响加氯量的重要因素
水中除了细菌、微生物消耗氯以外,其他的有机物如氨氮、亚硝酸盐等都会影响加氯量。原水中CODmn是反映水中有机物的综合指标,其值高耗氯量就大,按化学平衡1mg/L CODmn相当于4.43mg/L的氯。氨氮本身虽然不会被氯直接氧化,但氨氮在制水过程中会通过硝化反应,转化为亚硝酸盐氮,而完全氧化1mg/L的亚硝酸盐氨需要5mg/L的氯,所以在出厂水余氯控制指标确定后,水质本身需要的耗氯量加上余氯控制值就是实际生产中的氯投加量。
一般水厂的加氯量都是采取事先确定的出厂水余氯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由加氯机根据流量和出厂水的余氯控制的。最低值是根据出厂水余氯不低于0.3mg/L及管网末梢能确保达到0.05mg/L,并使水中细菌及大肠菌值达到规定来加以确定。最高值则是以不过多浪费氯气和水中不产生氯臭味来确定。
自来水厂出厂水余氯一般控制见表
情况 | 出厂水余氯量(mg/L) | 相应加氯量(mg/L) |
一般情况下 | 0.3~0.6 | 0.5~1.0 |
水源微污染或管网较长时 | 0.5~0.8 | 1.0~2.0 |
个别污染严重时 | 按折点加氯法控制 |
总氯与游离性余氯
余氯是指用氯消毒时,加氯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剩余的氯量。余氯有游离性余氯和结合性余氯之分。
氯气加入水中后由氯分子、次氯酸分子、次氯酸离子产生的余氯称游离性余氯。
水中特别是地面水往往存在以“氨”的形式存在的有机物,这种氨和氯结合后会产生一氯胺、二氯胺等化合物,而氯胺也能产生次氯酸,也有消毒作用。由氯胺产生的余氯称结合性余氯。
游离性余氯和结合性余氯的总和称总氯。“国标”规定的游离氯余量要≥0.3mg/L,总氯的出厂水余量≥0.5mg/L。
折点加氯
1)折点加氯是在水源污染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使用一种加氯方法。
2)对于一般水源,当加氯量满足需氯量后,剩余氯就随加氯量的增加而增加,它们之间呈正比关系。
3)当水源污染比较严重时,水中存在氨和氮有机物时,情况就比较复杂了。开始时需氯量OA满足以后,随着加氯量的增加,剩余氯相应增加,当加氯量增加到某一值时,剩余氯开始下降,下降到某一点时如果再增加氯,水中余氯又重新上升,曲线从下降到上升转折点B称折点。折点加氯就是控制加氯量、超过折点B的加氯方法。
4)剩余氯随着加氯量的增加而上升、下降、又上升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水中结合性余氯已被全部消耗才使余氯上升,这时候余氯就是全部游离性余氯,而且又都是消毒能力最强的次氯酸部分。
5)对于污染比较严重的水源,采用折点加氯对去除水中臭味和色度有较大效果,但必须严格掌握好折点,避免加氯量未达到折点从而造成水中结合性余氯太高,使水质未能得到充分的消毒。
确定合理的加氯量是水厂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保证消毒效果下减少氯耗,降低成本,就需要合理科学制定自来水厂净水系统的加氯量和出厂水余氯控制目标。
相关文章推荐
- 千吨万人水厂供水常用的消毒方法和设备有哪些?2023-09-22
-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可以使用的消毒技术有哪些?2023-08-10
- 自来水厂使用电解法次氯酸钠发生器来杀菌消毒的运行成本大概有多高?2023-07-26
- 农村供水工程选择哪种杀菌消毒设备更合适?2023-07-21
- 一体化净水设备需要加次氯酸钠吗?2023-06-30
- 自来水厂消毒用次氯酸钠发生器好还是二氧化氯发生器?2023-06-02
- 二氧化氯发生器相比其他类型的杀菌消毒设备有哪些优势?2022-03-10
- 农村自来水厂杀菌消毒的方法有哪些?2022-02-14
-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杀菌消毒的方法及优缺点比较2022-02-13
- 农村饮用水净化工程杀菌消毒技术及设备选择202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