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用水处理:到底适不适合用紫外线消毒杀菌?》全文共91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4分钟。主要讲述:在广袤的农村地区,安全可靠的饮用水是保障居民健康生活的基础。与城市相比,农村饮用水处理面临着诸多挑战,水源分散、水质复杂、处理设施简陋、专业人员匮乏……这些问题使得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一直备...
在广袤的农村地区,安全可靠的饮用水是保障居民健康生活的基础。与城市相比,农村饮用水处理面临着诸多挑战,水源分散、水质复杂、处理设施简陋、专业人员匮乏……这些问题使得农村饮用水的安全性一直备受关注。紫外线以其高效杀菌、无化学残留、操作简便等优点,似乎为农村饮用水处理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解决方案。然而,紫外线消毒是否真的适合农村饮用水处理?
紫外线的消毒机制
紫外线是光谱中介于可见光的紫色光和X射线之间波段范围内的光波,其波长范围在100~400 nm,可分为长波紫外线(315~400 nm)、中波紫外线(280~315 nm)、短波紫外线(200~280nm)和真空紫外线(100~200 nm)4个波段。紫外线灭菌主要是基于核酸对紫外线的吸收。一方面,当微生物受到紫外线照射时,生物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会吸收240~280nm范围内光波的能量,从而阻止DNA的复制。另一方面,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可以产生自由基,引起光电离,从而使微生物不能复制繁殖。
紫外线消毒技术应用简单,可在较低的剂量和很短的停留时间下有效灭活饮用水中微生物。与化学消毒法相比,不会损害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性,也不会产生有害的消毒副产物,因此比较广泛的应用于社区和住户的饮水消毒。
目前中国饮用水消毒大多数采用的是氯消毒技术。氯消毒主要通过次氯酸起作用,氯进入水中发生水解、电离反应形成次氯酸,渗透到带负电的细菌表面,并穿透细胞壁进入细菌内部,通过氧化作用破坏细菌酶系统而使细菌死亡。氯对微生物的杀灭能力较强,具有持续消毒作用,使用方便,消毒成本低。对供水管网距离比较长的水厂,通常在出水时投加氯,以保障管网余氯含量。
农村饮用水处理适不适合紫外线消毒杀菌?
在自来水厂、农村安全饮用水处理中基本上是不用紫外线消毒的。紫外线消毒没有持续的消毒作用,在管网内细菌容易重新繁殖,所以单纯的紫外线消毒一般用于小水量处理后水立刻被使用的情况,或者原水的生物稳定性好、配水管网不存在二次污染的情况。另外紫外消毒对进水水质要求较高,通常水质浑浊或者水中某些溶解物会干扰紫外线对微生物的灭活效率,紫外线灯需要稳定且可支付的电力来源,需要定期清洗,尤其对于水下紫外线灯系统,紫外线灯受寿命所限需要定期更换。